生物药集采前夜,有核心原料支撑的国际化生物医药CDMO成为医药产业的重点布局

主页    新闻    生物药集采前夜,有核心原料支撑的国际化生物医药CDMO成为医药产业的重点布局

健康时报记者 王永文)2月底,一则一家国际知名的医药CRO(合同临床研究组织)公司投资了一家生物医药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新锐公司的消息引起了医药圈人的关注。健康时报记者获悉,北京百因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泰格医药、泰煜投资联合领投,东证资本、复灜投资等跟投。

泰格为何投资有核心原料支撑的生物医药CDMO公司?

该笔融资完成后,业界人士纷纷好奇,成立不到两年的生物医药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公司百因诺为何获得泰格医药的青睐。

“泰格此次投资主要看中百因诺的无血清细胞培养基定制化开发生产和生物药CDMO服务的协同能力以及与国际资源整合的能力,”泰格医药投资部负责人纪添荣博士向健康时报记者表示,目前百因诺研发了数十种目前世界主流的高端无血清培养基和添加剂产品,积累了数十年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经验,个性化开发培养基与细胞系/载体质粒构建有很强的协同效应,也是生物药CMC的核心步骤之一,有助提升生物药开发和生产的效率,缩短耗时,降低成本。

纪添荣博士表示,投资百因诺对于专注为新药研发提供临床试验全过程专业服务的合同研究组织(CRO)的泰格医药而言,有利于其“一体化”布局,对于上下游资源的协同整合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CDMO与CRO业务可以互相促进,资源共享,有利于为客户提供更便利的一站式服务。

核心原料上打破国外垄断

在 2015 年之前,国内的创新药企业相对较少,但2015 年之后,我国国出台了众多促进医药创新的鼓励措施,并不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尤其是在生物药方面,我国也将生物医药确定为国家“十三五”重大支柱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生物医药的创新和产业化能力都得到了快速提升。

不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中国生物医药的发展还存在诸多瓶颈,例如产业基础薄弱,原材料、设备等供应链产品依赖进口。特别在细胞培养基方面,被跨国公司全球垄断。

“生物医药供应链一直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短板, 基本依靠进口, 其中细胞培养基、纯化介质和一次性耗材又是重要的卡脖子技术和产品焦点。 ”百因诺生物创始人赵晓剑博士向健康时报记者分析,如何找到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细胞培养基产品成了生物医药人的焦虑。在跨国生物技术企业工作接近30年的赵晓剑博士看来,在巨大的挑战面前,也有巨大的机遇。百因诺自成立以来,在生物药研发和生产中尤其注意攻克核心原料细胞培养基这一领域。目前,在无血清细胞培养基技术和产品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打破国际公司的垄断有巨大突破。

跟生物药CDMO行业的国际同行相比,赵晓剑博士认为我国生物医药专业化分工基础稍薄弱,有经验的专业人才相对缺乏。但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医药市场和高速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以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基础人才丰富,未来应该在 CDMO专一度上下功夫,以满足全球CDMO的广阔市场需求。

有核心原料支撑的国际化生物医药CDMO成了医药产业的重点布局

2月1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官网发布《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和适应症外推技术指导原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这意味着,我国对生物类似药产品的研发、上市提出了明确的监管要求。同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该政策的出台使生物类似药的带量采购又近了一步。

从近两年的集采来看,带量采购一方面意味着降价,另一方面集采化的药物质量的“一致性评价”也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企业在节省成本的环节里,除了减去一定的流通成本外,如何找到质优价廉的有核心原料支撑的CDMO服务以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企业必须考量的因素之一。

“在大的医药环境影响下,近几年中国CRO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也看准时机,承接了大量本土创新药项目,截止2020年第一季度,服务于全球超过1230家客户, 成功助力36个中国1类创新药上市。”纪添荣博士向健康时报记者分析,国内的生物制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这也就催生了生物制药CDMO的蓬勃发展。在新的环境下,为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如何为企业节省研发成本、提供高性价比服务成了泰格新的考量。具有细胞培养基核心技术支撑的生物药CDMO企业,未来有巨大发展空间,也能为提升泰格医药的“一体化”布局。

赵晓剑博士向记者分析,生物制药CDMO的发展不仅为创新药企业提供便利、专业化的服务,加快新药转化更利于为药企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中国生物药CDMO行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逐渐成为药企布局的新赛道。

“百因诺本轮融主要用于百因诺生物在苏州太仓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赵晓剑博士告诉记者,面对新的机遇,也将是新的挑战,未来希望与自己的团队向更多的药企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CDMO服务,推动中国生物制药的高水平发展。

2021年4月3日 22:08
浏览量:0
收藏